表格下载 | 校长信箱
专业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视窗 > 专业建设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效果总结
作者:教务处 发表日期:2011年05月20日
球王会·(中国)官方网站-QIUWANGHUI                                   财经教研组
从开始酝酿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至今已经接近五年时间了,在近五年时间里,我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茶地开展,步入了正常发展的良性轨道,各项改革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在课程体系改革与构建上,我们在充分考虑学生基础能力形成的实际需要,有效兼顾中职学生的具体需要和实际情况,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能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基础充实、理论够用、以实为本、以能为主”的主体思想为宗旨来构建的“模块式”整体课程体系、“技能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梯进型”实训课程体系的已经初步完成,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主要措施
为了适应人才培养要求,重组课程结构,顺利完成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进行课程设置的适应性调查。深入社会和企业,调查和了解市场和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要求,看社会究竟需要会计人员掌握哪些知识,熟悉哪些技能。 
2、进行课程设置的对应性分析。根据调查了解到的学生技能情况,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课程设置的讨论和分析,确定课程体系应开设的课程。
3、进行课程体系的重组与构建。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所有!课程按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重组,形成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并确定新课程体系的实}施方案。
4、进行课程体系的配套性改革。对课程体系内的课程尤其是专业素质课程中的技能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界定,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确定课程的教学实施,并精心组织教学讨程,将教学体系的改革落买到买处。
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基本做法
前一阶段,我们进行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并进行与课程体系改革实施相适应的方案、进程、课程内容等的研讨和编撰工作.对课程体系构建,我们主要是从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两个方面着手讲行,其墓本做法是:
1.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根据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按照会计专业教学的基本特点,结合专业技能、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我们对会计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从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进行了重新的构建:一是重组理论教学模块,搭建能力素质平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整合理论教学内容,改变原有的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构建体系,形成“模块式”理论教学体系,将理论教学内容分为“三种类型、六大模块”,即基本素质类、专业素质类和综合素质类,基本素质类由政治人文体育模块和基础知识及信息模块构成,专业素质类由专业素质基础模块、专业素质岗位模块和专业素质拓展模块构成。它们最终达到基本培养目标。二是改革专业课程设计,重建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了体现中职的职业性特点,在专业素质理论教学上,改学科课程模式为岗位课程模式,形成“技能化”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以技能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和技能的运用为主线,培养并强化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2.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刚性化。落实实践性教学的内容、课时以及实施指导方案,编写实践性教学系列资料,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3 .进行与课程体系改革实施相适应的配套工程建设。主要是制定课程体系的阶段性实施方案、拟定课程体系的单课程教学大纲、界定课程体系中各技能课程的结构和内容、确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核心课程等。
三、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阶段成果
1.课程体系构建基本完成。
我们根据确定的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了对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应性研究和创新性探索,对课程体系进行认真深入的剖析和探讨,确定了分层次的“模块式”的整体课程体系、分岗位的“技能化”专业课程体系和“分层实践、逐层提升”的“梯次型”实训课程体系。
2.课程实施进程计划到位。
人才的培养是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来完成的,课程体系的实施必须有一个整体的思路。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分析和重新排列,编制完成了会计专业新的课程体系的实施进程表,将每一个学期的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进行了了计划安排,用来指导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
3.主干核心课程明确定位。
我们优化了课程设置,将专业技能课程由“三段式”改为岗位+技能课程,将形成会计专业技能的课程设置成为岗位课程,将会计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设置为《 基础会计》、《 出纳实务》、《 财务会计实务》、《 电算会计实务》、《 成本会计实务》、《 审计实务》、《 财务管理》等八门课程,由它们构成会计专业三重技能的主体课程,并对它们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重新的定位。
4.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制作完毕。
在优化课程设置,定位岗位技能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基础上,我们组织教师进行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各核心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采用专班和专人负责的方法,重新拟定了八大主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增强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操作性。
5.实践课程教学实现了突破性发展。
从会计专业改革的基本思维和提高专业办学的社会需要符合度的要求出发,结合课程教学体系,我们积极探索实践教学课程、内容、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实现“专业认知实践---课堂渗透实践--- 单项模拟实践---综合仿真实践---基地顶岗实践“实习全真实践”的梯次递进,单项与综合、模拟与仿真、感知与顶岗、校内与基地等实训和实践有机融合,实践教学课程、内容、时间与手段进行有效渗透,使得实践教学实现了突破性发展。
四、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不足与建议
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的改革正处于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在信后的运行过程中加以改进。
1.由于一部份的教师对教学改革的估计不足,认识不到位,改革实施起来时的困难较多,难度较大,影响了改革的推进速率。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端正态度,克服困难,规范管理,加大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力度,确保课程体系改革向纵深推进。
2.课程体系改革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是教师,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课程的剖析、进程的拟定、技能的确定、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学过程的组织都离不开教师。但教师的能力水平不平衡,个体差异较大,同时教师的职业技能不足,具有实际经验的实训教师短缺,教师的这种职业技能局限,影响到改革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核心教学能力,同时要培训或引进实际经验丰富的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2011 年5 月